深圳市弘博创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中一路深圳软件园14栋3楼
总部电话:400-175-8898
深圳总部联系人
岳老师:18682015116
武汉分部联系人
张老师:15814651415
西安分部联系人
张老师:18665920216
邮箱:hongbopmp@163.com
微信:hongbopmp
2018年4月15日,一年一度的项目管理国际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主办、项目管理协会(PMI)协办。我有幸去现场参加了这次论坛大会并听取了项目管理界专家们分享的经典案例。收获很多,也有很大的启发。
首先:国家外专局培训中心领导万金发先生对本次论坛大会的致辞。
接着科技部领导陆明先生讲道:
* 我国累计已经有300万专业人士系统性学习了PMI的国际化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 截止到2017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36万人参加了项目管理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考试;约24万人通过了考试并过得了证书;获证人数占全球的;项目管理资格认证一直保持着快速稳定增长。
* 2017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7.8万人报名参加考试,相比2016年同比增长了63.9%。
* 目前参加项目管理职业资格认证人员年龄集中在30-40岁之间。很多高校把项目管理设为必修课,涉及本科、硕士、MBA。
第三:项目管理协会(PMI)Stephen Townsend先生分享了《如何在颠覆性时代取胜-扩大价值交付范围,告别低绩效带来的高成本》。具体内容为:
1. 由于项目绩效差,组织投资的每一美元中就有9.9美分被浪费—十亿美元投资中就有9.9万美元没浪费。
2. 全球资本投资中,每20秒就有约100万美元被浪费——即每年2万亿美元被浪费。
3. 表现杰出的组织:80%或以上的项目按时按预算完成,达到最初的目标和商业意图,收益实现的成熟度高。
4. 表现不佳的组织:60%或以下的项目按时按预算完成,达到最初的目标和商业图,收益实现成熟度低。
5. 项目绩效衡量指标,全球:
A. 69%达到最初的项目目标/商业意图;
B. 57%按最初预算完成;
C. 52%按时完成;
D. 52% 发生范围蔓延;
E. 32%失败项目的预算损失;
F. 15%视同失败。
6. 驱动项目成功三要素:
A. 投入积极参与的高层发起人;
B. 控制项目范围;
C. 增强价值交付能力。
7. 缺乏项目发起人的支持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A. 41%的表现不佳的组织认为缺乏发发起人支持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
B. 17%的表现杰出的组织认为缺乏发起人支持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
C. 52%的项目会发生范围蔓延或者项目范围发生不可控制的变更。
8. 减少风险,控制成本,提高交付成熟度以增加价值:
A. 仅5%的表现不佳的组织有较高的价值交付成熟度;
B. 87%的表现杰出的组织有较高的价值交付成熟度。
9. 观点一:未来价值交付通过一系列方法实现——预测、迭代、增量、敏捷、混合法,以及其他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方式。
10. 组织级项目管理:战列执行框架:
A. 交付、部署、开发;
B. 组织级项目管理也适用于敏捷;
C. 组织级项目管理整合交付部署能力:人才、流程、知识。
11. 观点二:
A. 项目管理专业人士需要拓展技能、采用心的学习方式;
B. 敏捷和敏捷能力的共同点是思维方式:敏捷是有价值定义的思维方式,遵循原则,体现在许多不同的做法,敏捷从业者根据他们的需要选择实践;
C. 敏捷&敏捷力:敏捷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以一套关键原则为基础,以人为本,推动协作和持续性价值交付;敏捷力是快速感知、适应内外变更的能力,以高效划算的方式交付相关结果。
12. 关键技能&行为:
A. 战略愿景;
B. 更好的沟通;
C. 卓越领导力;
D. 解决冲突;
E. 整体性思维;
F. 个人差异。
13. 观点三:借助项目管理专业人士,组织将会充分利用颠覆,而非仅仅做出被动反应。
14. 数字转型对项目管理相关工作影响极大:
A. 2%无影响;
B. 15%有限影响;
C. 42%中度影响;
D. 41%重大 影响。
最后,Stephen Townsend先生用一句话结束演讲:没有永久的、唯一的最佳实践,现有的最佳实践总是向“下一代实践”不断地演化,涵盖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的情况。
总结:Stephen Townsend先生对PMP如何在颠覆性时代取胜-扩大价值交付范围,告别低绩效带来的高成本做了详细的讲解,分享的管理知识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项目发起人对项目的支持是一个项目成功的主要因素,缺乏项目发起人的支持就会导致项目无法进行下去,最终失败。在工作当中作为PMP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好一个项目。
第四,迈诺特州立大学商业信息技术项目受聘教授Pan Kao先生主要分享他在本田北美公司工作期间的项目管理经验讲解。
讲解项目管理质量计划的重要性,并用质量管理七工具进行阐述本田公司的质量理念。对生产力、制程、客户满意的持续改进。
总结:项目的质量管理是每个企业的生存之道。作为PMP必须要做好“三重制约“即:范围、进度、成本、质量,企业才会长远的发展下去。
第五,百锐(中国)研究院副院长兰国胜先生分享《人才管理与优势识别》,具体内容为:
1. 兰博士开篇用外卖小哥VS北大硕士诗词比赛获胜的例子阐述了时间花在哪里,成功就在哪里;用膜拜单车创始人的例子阐述了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对这个时代的点、线、面、体的机会判断和选择。
通过这两个例子得出:
A. 首先改变你的格局和心智模式;
B. 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去解释点、线、面、体就是:项目组合管理、项目集管理、项目管理、子项目管理;
C. 最近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可以用此方法去解释,就是世界格局的变化影响了国家的战略,国家的战略影响行业的趋势,行业的趋势确定公司的模式。
2. 世界格局全球化的进程:
* 第一次全球化时代是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航海主义时代;
* 第二次全球化时代是计算机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殖民主义时代;
* 第三次全球化时代是信息给我们带来的霸权主义时代;
* 第四次全球化时代是我们现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多极主义时代。
这种世界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趋势的力量”。
3. 中美贸易摩擦拉出了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设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十大重点领域,而这些领域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
4. 解读国家战略:
A. 一带一路: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大型项目;
B. 人民币国际化:实现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
C. 新型城镇化:推动内需的发展结构;
D. 企业主体话:企业主体观;
E.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圳市典型的这种城市,包括了全球分享的经济模式;
F. 互联网+:万物互联的平台搭建。
5. 《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30年三步走,中国制造2025我们的目标是走在强国之列,中国制造2035走在强国中位,中国制造2045走在强国领先地位。
6. 国家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管理。
7. 人才管理与胜任力素质:人才管理已经发展了4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叫人事管理;
* 第二个阶段叫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才招聘和培养、薪酬与绩效以及职业生涯的管理;
* 第三个阶段叫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
* 第四个阶段我们现在进入的叫人才管理,是以人才为核心,人才是第一资源。
PMI发布了项目管理人才三角模型,包括了三个层面:
A.战略与商业管理;
B.项目管理专业技能;
C.领导力。
8. 优势识别:木桶原理的成水量是木桶的短板决定的,木桶原理适合与组织,组织哪里有短板尽快去补,但对于人才来讲叫扬长避短而不是取长补短。
9. 当你老了,一生最后悔什么?排前五位的:
A. 年轻时不够努力导致一事无成。例:本科生与研究生最大的差别在于方法论,研究生与博士的区别在于系统论,我们做为项目管理者一定要去建立我们的系统思维,在年轻的时候要去努力和学习,不然会后悔;
B. 在年轻的时候选错了职业。例:我们在职业生涯是很短的,1997年的人今年将入职,回想一下我们的职业生涯已经走了多久;
C. 对子女的教育不当。例: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培养很好的习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我们要善于发挥孩子的优势;
D. 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侣。例:人生当中三大幸事:第一幸事是工作当中能遇到一位好的领导,第二大幸事是工作当中能遇到一位很好的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职业发展中的贵人,第三幸事是组件一个美满的家庭,找到一个很好的伴侣;对太太有多好事业就有多好。
E. 没有善待自己的身体,身体是自己的,不要熬夜,经常锻炼身体,身体好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10. 优势识别的主题:对事业发展有明确规划。如何去做好优势识别,从四个维度:
A. 奋斗的才干;
B. 交往的才干;
C. 思维的才干;
D. 影响的才干。
11.人才成长曲线:
A. 25岁以前是职业彷徨期1-3年。
B. 25-30岁之间是初步成长期2-5年:在这个期间必须做好优势识别,必须要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必须做好自己的定位。
兰博士建议:
第一、一定要与高手在一起,加入价值团队;
第二、找到职业生涯导师给你一个职业生涯的指引;
第三、就是做优势识别,形成很好的总结的能力。
C. 30-35岁之间是定向变质期4-8年,35-40岁之间是职业稳定期6-12年。
在这期间我们要去坚持+积累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习惯的差别。
D. 40-50岁之间需要二次质变12-20年,职业生涯的升华与转型。
E. 50-60岁之间是职业衰退期20-25年后。
人才成长曲线如下图:
最后,兰博士用三句话结束了精彩的分享。
第一,当你遇到某个人他打破了你的思维,改变了你的习惯,成就了你的未来,那么他就是你职业发展生涯当中的贵人。
第二,当你遇到了一群人,他们会点燃你的激情,觉醒你的自尊,支持你的全部,我们称之为团队。
第三,当你遇到一件事,唤醒你的责任,赋予你的使命,成就你的梦想,它就是你的事业。如果你问自己,我的优势在哪里,事业在哪里,为何而生,那么这就是我们的事业。我们要去找到职业生涯发展中的贵人,打造最优秀的团队,成就自己的事业。
总结:兰博士是本次分享嘉宾中演讲最精彩的,他通过很多生活中实际案例给我们讲述了人才管理与优势识别。特别是第9、10、11部分对我启发非常大,作为我们年轻的一辈应该找准自己的目标,然后努力学习,不断的做自我总结,不断的提升自己,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第六,华为公司项目管理能力中心(PMCoE)部长易祖炜先生分享《华为项目管理促进企业发展》,具体内容:
1. 华为公司介绍:
华为公司成立于1987年,30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许多坎坷和不平,到今天发展到了通信行业的前列。全球员工18万人,服务的国家地区超过170个,服务人口全球三分之一,2017年销售收入6036亿人民币。
2. 从项目管理角度谈华为公司的发展:
华为公司“以项目为中心”的项目管理能力建设框架,构建华为公司卓越项目管理能力:
A.项目管理硬件能力,
B.项目管理软件能力。
* 1987-1996年项目管理意识萌芽-华为创业初期国内发展;
* 1997-2003年华为进入到项目管理V1.0时代;
* 2004-2012年项目管理V2.0时代-华为全球发展已成定局,并开始走向2B&2C;
* 2013-2017年项目管理V3.0时代-华为走向2B&2C>全连接。
3. 华为公司收获了什么:
A.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行业能力水平提升,生态更健康;
B. 客户价值实现,与华为做生意更简单、更放心;
C. 组织战略落地,全营一杆枪,多打粮食,实现盈利和生存,资源利用率提升,培养人才提升战斗力,知识沉淀复用;
D. 项目优质高效低成本,交付更顺畅、事成人爽;
个人知识、经验、能力的提升.
4. 未来已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A. 行业趋势“商业价值,产业跨界与重构,人工智能,数字革命,区块链,IOT/移动互联,知识管理,人才战略”;
B. 内部诉求“以客户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数字化转型,新场景项目管理,千军万马上战场/少将连长/项目管理成为员工通用技能”。
5. 打开边界,与世界握手,使能数字化转型:
A.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华为提出了新的愿景与使命;
B. 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C. 公司战略: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使能数字化转型;
6. 项目管理开启4.0时代,我们一直在路上:遵循道、法、术的逻辑,在道法术的层面持续构筑以项目为中心的能力支撑公司和客户的商业成功。
总结:华为公司易部长分享的华为是如何运用项目管理方法走向世界前列,华为公司从开始接触项目管理到深入研究项目管理方法并成功应用。
作为外协员工在华为公司工作了6年的我,从去年开始接触项目管理知识,并考取了华为内部推行的RDPM(研发项目管理)证书,随后考取了PMP证书。
目前华为内部员工有将近6000名PMP持证者。易部长说华为公司现在已经开启了项目管理4.0时代,相信华为在以后的发展中一定会再创辉煌。
第七,中国港湾工程有限公司(香港)董事余立佐先生分享《港珠澳大桥三地项目管理知识的整合与提升》,具体内容:
1. 桥隧岛结合的世界级工程,粤港澳三地共同兴建,三地口岸将“三地三检“,口岸设施由各方自行兴建及独立管辖;
* 通车建成后各口岸人工岛出发前往香港、珠海、澳门只需半个小时车程(现在陆路往港绕道虎门大桥是4小时);
* 大桥全长超50公里,总投资超1000亿人民币,是世界最长造价最昂贵的跨海大桥;设计寿命120年。
2.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 第一层级总纲要是基于全寿命周期继承管理价值工程理念制定;
* 第二层级管理纲要(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项目)为6个管理纲要”质量、计划进度、投资控制、HSE、信息系统、创新“;
* 第三层级(管理办法和附则),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项目有46个管理办法,2个附则包括质量和HSE。
3. 管理制度建立:以HSE管理体系为例,六位一体重点工作,五级联动监管机制。
4. 管理制度整合与提升:基建市场新趋势。
总结:余立佐先生分享的世界最大桥梁工程-港珠澳大桥用项目管理的整合管理方法成功完成桥梁主体建设部分。港珠澳大桥项目其独特性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第八,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邓练兵先生分享《珠海横琴电子围网项目管理实践》,具体内容:
1. 珠海横琴岛的简介:珠海最大的海岛,与澳门一河之隔。
2. 项目立项背景:横琴岛不设置隔离网围,代之以设置环岛巡查及监控设施,确保有效监管。
3. 项目建设内容:11个子系统(海关巡逻站、无人机巡查系统、周界防范与报警系统、移动巡查执法及监控系统、海关监控多级互联网平台、前段视频架空信息采集系统、监控指挥中心及机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有限传输网络系统、无线传输网络系统)。
4. 项目特点及难点分析:
A. 项目面临的挑战:工期紧张(进度控制-提前精心策划和计划控制,造价控制、质量控制),技术复杂、管理难度大;
B. 项目面临的困难:环境恶劣。
5. 项目管理成果。
6. 关键成功要素:
A. 项目招标启动前的分析匹配是项目成功的前提;B. 高效的项目风险分担机制是项目成功的保障;
C. 明晰全面、细致、可操作的BT项目合同是项目成功的基础;
D. 业务是项目的核心,自律,敬业,专业的团队至关重要。
总结:邓练兵先生分享珠海横琴围网项目运动项目管理的方法成功的完成了项目的建设并按期交付。该项目获得了中国项目管理成就奖。
今天参加完论坛交流会后见了卢海强老师,卢老师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讲师,讲课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课程非常详细易懂;认识了顺泰控股的孙管琦和中兴通讯的王志强两位学友;认识了一起吃饭的11位弘博学友;很感谢与你们一起度过快乐的PMP学习时光。
我下午15:50点到23:50花了整整8个小时的时间对今天学习的内容做了总结,从中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如果把这次学习当做 一个项目来看,我从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都做的比较好,做任何一件事情我觉得规划非常重要,如果你决定要做一件事情,首先要有个合理的规划,没有规划后面执行起来非常困难。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人生的成长;每一次总结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从学习项目管理PMP以来,我每天做到坚持学习,坚持向优秀人士学习;他们对我的启发很大。
我觉得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一个优秀的团队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一个优秀团队的领头羊,他能带领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不断地激发自我,成就自己的未来。正如今天兰博士说的我们要去找到职业生涯发展中的贵人,打造最优秀的团队,成就自己的事业。(END)
(原文标题:20180415深圳会展中心第七届项目管理国际论坛总结)
作者:柯常荣
弘博创新PMP学友